Tuesday, April 24, 2012
知足常乐
开始和老人家八卦了一阵子。他说,他的生命很长,长到他什么都见过了。每天只是一餐饭过日子。无所事事的日子里,他每天都诚心地念经。唯一求的心愿就是快点死亡,可是,他又没什么病痛,这几十年来连伤风感冒都没遇到。生命长得遥遥无期,又不会那么容易就离开这里。
临走时,我随手塞给他20元。要他买点吃的用的,他却推辞不要。这倒奇怪了?“贫穷”可是不要“钱”的救济?
他说有得吃有得住,那就够了。每天有好心人送一餐饭给他,屋子虽破烂但有电有水,钱对他没有意义,他也没用到钱,对生活无所求,唯一就是求死。我淡然的回他说,也许上天有派特别任务给你,要做某件事,只是时候还未到,所以还不收你回去咯!
晚上,独自一人时。这件事让我思索良久。一个人若果无病无痛,但是遥远漫长的生命,孤独的活着,伴侣/儿女都已先他离世了,似乎在亲人的世界里只剩下他一个人,这一生还有意义吗?记得曾经看过一部戏,"HIGHLANDER"《挑战者》,讲述一名不死的战士从古代到现代的生活,他与他的同类族如何为了生存而被迫互相残杀的经历。其中一段有演绎到主角CONNOR MACLEAD的心路变化。(我很喜欢那一段,很凄美,很同情这个不死的男人。)他最后的希望是:快点结束生命。不想长生不老。看着身边的每个人一个一个的老死,而他永远是一名战士,为了族人而永无止境的斗下去。
(在小巷路边里看到一株不知名的花。顽强的迎着骄阳。)
如果生命不是那么长,但活得快乐,没有遗憾,那么长或短都不是一个问题。对生命无求,淡泊生活,知足的日子,那是少部分人所响往的吧!
***生命的长度与宽度. 你改变不了环境,但可以改变自己;你不能控制他人,但可以掌握自己;你不能预知明天,但可以把握今天。
Sunday, May 9, 2010
气

(热到狂舞)
也不知搞什么“黑”,近月来有很多不顺心的事发生,搞到我很累呢!
1。家里的电流故障,为了要修理,就必须打破plaster ceiling (共开了8 个洞)找电线短路。
2 弄好电路,又必须补天花板的8 个洞啦。
3。同时也发现楼上的水管漏水,弄到我这层的天花板也开花菇了。要求管理单位尽快修理。
4。同时也查到用了两年的风扇(ceiling fan)不知何故,它的电线随杆打圈圈,搞到风扇shock 掉了。
5. 网络路停顿了整3 个星期,每天去电向telekom 吵,每天他们都很有耐心的给我一个理由。没有网络,就如世界末日。等到修好cable ,有了网路时,我已经吵得很累了。
好,就这样,一样一样的横下心来整理。每天等技工,每天在抹地板。每天在计算要花多少钱呢!
6。6天前公司的冷气机又故障了。以为一架坏了,还有一另架顶嘛!慢慢来,不急催人来修理。等了一个星期怎没见人来呢?我的同事开始投诉外面的冷气有点不对劲叻!我赶紧去电问修理人,他说了一句:“安排不到员工去你那儿。等多几天吧!”
这一回,我实在不能等下去了。我回他:“等多几天就可吃到烧猪肉了是吗?两架都有问题了,还要我烘焙面包给你吃吗?”他才发觉到我生气了。唉!其实我是不想生气的,但是难忍“热”到满身汗的感受。
有一个故事:(抄自“一品故事冈”)
在古老的西藏,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,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,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,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,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,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劳努力,他的房子越来越大,土地也越来越广,但不管房地有多大,只要与人争论生气,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绕3圈,爱地巴为何每次生气都绕着房子和土地绕3圈?
所有认识他的人,心理都起疑惑,但是不管怎么问他,爱地巴都不愿意说明,直到有一天,爱地巴很老,他的房地又已经太广大,他生气,拄着拐杖艰难的绕着土地跟房子,等他好不容易走3圈,太阳都下山,爱地巴独自坐在田边喘气,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他:「阿公,你已经年纪大,这附近地区的人也没有人的土地比你更大,您不能再像从前,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啊!您可不可以告诉我这个秘密,为什么您一生气就要绕着土地跑上3圈???」
爱地巴禁不起孙子恳求,终于说出隐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,他说:「年轻时,我一和人吵架、争论、生气,就绕着房地跑3圈,边跑边想,我的房子这么小,土地这么小,我哪有时间,哪有资格去跟人家生气,一想到这里,气就消,于是就把所有时间用来努力作。
孙子问到:「阿公,你年纪老,又变成最富有的人,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地跑?」
爱地巴笑着说:「我现在还是会生气,生气时绕着房地走3圈,边走边想,我的房子这么大,土地这么多,我又何必跟人计较?一想到这,气就消了。」
读后,我又想想自己的处境,为了什么生气呢?前几个星期的只做半天工都挨过了,都一一处理了,剩下最后的一件事罢了,又何必对人恶言呢?大家合作了好几年,他的工作态度一直都随传随到呀!哎,气消了。自己都忙透了,哪有资格去跟人家生气呢?
希望。。。好事快来临。捧起张德芬的那本“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”好好修炼一番。
Monday, September 21, 2009
婚姻伦理

刚从 GUA MUSANG 回来。参加表侄女的婚宴。回程大塞车。回味道道客家菜。好棒!
华人传统婚姻伦理的内涵与观念是必须尊从,尊重。伦理学也称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学。
婚姻道德观念发生了错位时真的会引起家庭大乱。我想,男女性解放与之有重要的联系吧!
以下是一则抄自e mail,一语道出了婚姻伦理观的冲突所带出来的问题。
Two men, one American and an Indian were sitting in a bar drinking shot
after shot.
The Indian man said to the American, "You know my parents are forcing me
to get married to this so called homely girl from a village whom I
haven't even met once." We call this arranged marriage. I don't want to
marry a woman whom I don't love... I told them that openly and now have
a hell lot of family problems."
The American said, "Talking about love marriages... I'll tell you my
story. I married a widow whom I deeply loved and dated for 3 years.
After a couple of years, my father fell in love with my step-daughter
and so my father became my son-in-law and I became my father's
father-in-law.
Legally now my daughter is my mother and my wife my grandmother. More
problems occurred when I had a son. My son is my father's brother and so
he is my uncle. Situations turned worse when my father had a son. Now my
father's son I.e. my brother is my grandson. Ultimately, I have become
my own grand father and I am my own grandson..
And you say you have family problems.... Gimme a break !!
Tuesday, July 14, 2009
公假
吉兰丹州玛力勿莱(Manek Urai)州议席补选今天开始举行。
该党精神领袖兼丹州大臣聂阿兹宣布,玛力勿莱投票日为该州公假。
据悉,身在玛力勿莱选区外的亲回教党选民约1700人,其中400人在吉兰丹境内,其余则在他州。至于支持巫统的外州选民则有500人。回教党为了这400张选票而被迫在最后一天宣布公假。银行,学校都被 last minute 通知。连 memo 都来不及写呢!
我不明白为什么选委会选择工作日来投票,而不是周末或学校假期。当初,聂老说玛力勿莱的人民都是以农务为生,什么日子 pun tak apa.对,我本人也认为农民只忙一个早上罢了!现在呢?又说担心外州选民来不及回来。今天是星期二。在外州是工作日。这样做肯定会赢吗?
其实只要有相关的人士领假就可以了嘛!何必搞到学生都浪费了宝贵的一天?KB 区交通阻塞,车辆缓慢驾驶,都是出来shopping,偷得半日闲的公务员。他们为何不去manek urai?还是没有领取交通津贴?
好奇怪!今午,连卖nasi lemak 的abe mi 也休业。
Wednesday, April 8, 2009
瓜赛
大清早,老爷子来电说:“现在,我在医院。” 我的心不由得跳了一下。
Monday, April 6, 2009
只要一半就好

Sunday, March 22, 2009
此阿里非彼阿里

Wednesday, March 18, 2009
Q & A

读了一则email,好有寓味。
Thursday, March 12, 2009
口头禅
Saturday, March 7, 2009
308308

Tuesday, March 3, 2009
異中求同、圓融溝通
所以,即使雙方意見不同 但必須做到『異中求同、圓融溝通』**